雅昌首页
求购单(0) 消息
张录成首页资讯资讯详细

【评论】写意生命绘华章(作者:吕国英 文艺批评家、作家、文化学者、解放军报社文化部主任)

2018-09-04 17:07:56 来源:中国财经报作者:吕国英 
A-A+

  著名大写意画家张录成,生于古丝路咽喉之地酒泉,痴迷西域绘画,敬畏大漠、胡杨,追梦乾马、坤牛、驼魂,写就传奇般艺术人生。

  张录成一如西域文化雕琢的范例,深沉、坚毅、悲怆而又超然、执着、热烈。

  大漠的孤寂与雄浑,胡杨的傲然与顽强,骆驼的悲怆与不屈,牛马的通灵与奔放,如同特别基因一样,伴随着张录成特殊的人生与艺术经历,弥漫与流淌于其血液、骨髓乃至思想与情感之中。

  对于古丝路文明,张录成以探险者的步履、寻宝者的眼光、慧浴者的悟性,开掘、博取、吸吮,让其由一个古丝路文化的痴迷者,成为古丝路文化的学者和研究家。

  对于西域绘画,张录成则以朝圣者的虔诚、殉道者的超然、禅宗般的执着,求索、创新、突破,使其从一个梦想画“飞天”的少年,成为西域绘画的大家和领军人物。张录成是画家,也是奇人;是奇人画家,也是画家奇人。

  张录成绘画,集中表现在牛、马、骆驼、胡杨与大漠等题材上。

  中国绘画史上,擅画牛、马、骆驼者不在少数,且代有国手。擅画胡杨、大漠者也多有其人,不少经典之作同有立典入册,大师名家又自鸣者其多。

  殊不知,张录成笔下的牛、马、骆驼,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牛、马、骆驼,更不是他人笔下的牛、马、骆驼,而是异于中原文化熏染下的绘画“符号”,充满着阳刚、热烈、雄浑、博大的生命跃动,具有强烈时代气息的艺术意象。他以群牛、群马、群驼为意象构成的大幅作品,有的表现出穿越古丝路文明的惨烈、悲壮;有的表现出大漠几度兴衰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,然而这些正是古人所没有的,近现代人也不曾表达的……

  野牛、野驼、天马与胡杨、大漠——这些西域文化中特有的物像、元素,经过张录成的艺术提炼和笔墨表达,跃然纸上,生机蓬勃,撼人心魄,展示出强烈的人性之美、生命之美,而这正是艺术之大美的终极追求。

  牛可通神,既为神兽;马可通灵,所谓天马;大漠深处之野驼,四千万年前发源于北美,如今是世界上唯一存活的野生真驼种,可谓旷古生灵;胡杨呢,一亿三千万年前扎根塔里木,见证了天地万物的生死轮回,生,千年不死;枯,千年不倒;伏,千年不朽,成为生命图腾……这些极为特殊的生命体,在茫茫大漠中尤显坚毅顽强、生机勃发、壮美辉煌。

  大漠、胡杨、牛、马、骆驼,是西域文化的最富生命力的特别载体与特殊物像,也是丝路文明的特别财富,将这些物像提炼为笔墨语言、美学符号,展示与表达生命之美,是张录成的自觉,更是张录成的智慧。

  在张录成的画笔下,大漠是舞台,胡杨是舞台上最美的风景,而牛、马、骆驼则是舞台上精灵。

  无疑,这是张录成用笔墨描绘的、一部西域文化的艺术大戏,也是一部激越、雄浑、壮美的艺术交响。这交响,是英雄的乐章、悲怆的乐章,更是生命的乐章!

  其实,张录成绘画不仅几近完美地表达了生命之美,而且将中国传统绘画中“似与不似”——这个历代画者所梦寐以求的至高境界,同样近乎完美地展现画坛,任人评述。

  “似与不似之似”原为明初大画家王绂首先所论及,又经明末清初僧人画家石涛所概括,为现代国画大师齐白石所追崇,并终生实践之。但,时至如今,似乎没有人敢言真正进入了这个境界,并为人所共识?

  其实,美是分层次的,“似与不似”亦然。

  张录成绘画,有写实、写意、大写意诸类,并尤擅后者。或者说大写意画法尤显张录成艺术水准,代表其艺术高度,这也为学界特别肯定与称道,成为诸多学者、大家啧啧称誉的高妙之处。

  如果说,用写实、写意表现之手法表现“似与不似”,是一种艺术境界的话,那么,采用大写意手法表现“似与不似”,应该是艺术之大境界。

  张录成直言,“意”作为东方美学的核心,滋养了许多艺术大家,比如朱耷、齐白石,比如张大千、黄宾虹……但传统文人者追求个人小情调多,当代真正写意者也属寥寥。

  张录成的大写意谓之真写意,即意在笔先——热血沸腾、激情澎湃,又笔墨超然——酣畅淋漓、潇洒狂放,还简约单纯——极致提炼、高度概括。比如,他的《跨越》《胡杨魂》,又比如,他的《天马行空图》《塔克拉玛干野驼》,还比如,他的《万马蹄飞如雪来》《汗血印象系列》……其他对牛、马、骆驼、大漠、胡杨符号的提炼,他的每一笔踪墨迹,他的绘画图式、墨色表达等,皆追求个人风格、独家之貌,就是信手小品也每每重立意境、改变笔墨、新构图式。

  不同即意味着突破,突破即意味着创新。

  回眸中国近代百年绘画历史,探索中国绘画求变、求新之途径者不外三种:拓展传统、借用西方、中西结合。前者为在传统基础上开疆扩土,后两种为借用“外力”改造传统。但真正获得成功者大都通过后两种途径,比如林风眠、徐悲鸿,比如赵无极、朱德群、吴冠中……而在拓展传统上的成功者却为之寥寥,足以说明此途径行之艰难、成之极微。

  然而,张录成不仅以“苦行僧”般的不屈与执着选择了前者,又以玄奘般的毅力与智慧获得了成功。

  张录成西域绘画的成功,既表现在对传统笔墨语言的突破,又表现在对传统绘画思想与传统审美观念的突破,并为学界、高端所共识。

  传统绘画具有诸多繁复的笔墨体式、反复的皴擦、细密的点染,以及精致的勾勒等笔墨特点,而张录成绘画追寻大漠之魂、拜谒丝路文明,感悟苍凉、悲壮、雄浑、孤寂、旷远与浩渺,以枯墨、焦墨、渴笔、泼墨、浓墨、淡墨及凌乱、冲撞的线条之笔墨语言,形成了大开大合、恣意奔放、高古荒寒,以至无法之法、乱而不乱的反传统、反规律、反秩序的笔墨特征。

  传统绘画尤其是文人画,借物抒怀、托物言志,绘画多取荒寒萧疏之景、残山剩水之境、闲草野鹤之隅,以宣泄自我、聊以自娱。而张录成绘画关注人与自然、关注时代气息、关注人类命运,用辽远、雄浑、空旷与广袤抒发个人胸襟,用悲壮、激情、奔放、热烈以及群体意象表现整体生命的警醒、时代蓬勃的律动。

  传统审美观念追求阴柔、圆润、秀美、恬淡的美学意境,一直以来以表现隐逸、邈远、超然、幽静为主要精神图式。而张录成立足丝路多元文化之沃土,追求大开大合、热烈奔放、激情澎湃的精神图式,表现一种悲怆、顽强、坚毅、勃发、崛起的美学意境。

  张录成对传统绘画的突破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中,比如《跨越》《辉煌千秋》,又比如《古道佛光》《胡杨魂》,还比如《荒天枯木寒》《塔克拉玛干野骆驼》……

  (吕国英,文艺批评家、作家、文化学者,创立“气墨灵象”艺术论,提出:“气墨”是笔墨的未来、“灵象”是象的远方、气墨?灵象互为形式内容、美是“气墨灵象”、高学大德方入气墨灵象之境、“艺法灵象”揭示艺术本质规律等诸多新立论、新命题,构建全新艺术理论体系。撰写出版专著多部、评论多篇,逾数百万字,多篇(部)作品获国家、军队重要奖项。)

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,主要作为艺术信息、艺术展示、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。以世界文艺为核心,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。旨在传播艺术,创造艺术,运用艺术,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。

联系电话:400-601-8111-1-1地址: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

返回顶部
关闭
微官网二维码

张录成

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
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
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