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种辽阔来自大漠,有一种气魄来自汉唐,有一种悲壮成就丝路。
张录成,丝路文化学者,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,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中国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,丝路大写意画的开拓者,中国画坛极富个性色彩的艺术家,被誉为“在传统绘画笔墨语言、绘画境界、绘画美学三个方面有突破的画家”。张录成深入持久地研究丝路文化四十多年,探索出表现丝绸之路苍茫、博大、雄浑、悲壮的笔墨语言,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丝路绘画风格。
千年不倒魂长在 150x360cm 2014年 张录成
艺术探索的是思想问题,而不是写真
文/张录成
我画胡杨树,一定要到胡杨林写生,而且经常去,往往一去短则十天,长则一月。但在几十年前去胡杨林写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甚至可以说充满了无法预料的危险。
在无垠的瀚海间行走,人的生命显得尤为脆弱。我不禁想起了高僧法显——那个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。
张录成胡杨林写生
法显从长安出发时已经65岁了。在古代,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,在断水断粮,随时充满死亡威胁的沙漠中行走,在从来没有人走过的地方寻觅,竟然经西域至天竺,最终取回了真经。
我反复想象,到底是什么样的生命铸就了这样强大的力量,到底是什么样的信仰让他忘却生死?
漠上金秋 68x137cm 2014年 张录成
诚然,我经常在胡杨林中走、看、观察的办法,在他人看来可能是根本没必要的。毕竟,拿现成的照片在工作室里比对着画也不乏其人,而这样的方法显然更加快速便捷,更无需冒丝毫的风险。
但对于我而言,只有真正在胡杨林里行走,置身于千年的文化土壤中,让思绪自然穿越历史的风云,让自己的身心融入到这片文化之地,我的作品才有深度,我的笔下才可能真正表现出胡杨树孤寂、坚韧、悲壮的生命情怀。
张录成1992年木垒胡杨林写生
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形式,具有普世性的特点。人们总是喜欢关注那些能引起精神共振、思想共鸣、带来巨大震撼的东西。
因此,只停留在客观物象的表面去刻画,把自然物象复制出来是远远不够的。正如画胡杨树,只表现它外在的枝干结构和纹理特征,不足以反映胡杨博大的文化寓意与精神内涵。
一木春秋 137x68cm 2018年 张录成
艺术探索的是思想问题,而不是写真。
写真如果用来研究事物的内在关系、物理的结构、比例等等来为绘画提供坚实的基础,是非常好的;但如果把写真作为艺术的终极极追求或者终极目的,那就拾人牙慧了。
写意画之所以成为中国艺术的最高表达方式,就在于它是东方人提炼出的一种审美方式和最高表达。
张录成2008年木垒胡杨林写生
写意,意从何来?正是从我们的思想中来,从我们人对万事万物的感受中来。我们对万事万物的感受有多深,我们的自身修养有多厚,我们的文化境界有多高,所表现出来的画面就有多震撼。
放眼世界的艺术视野,观察各种流派的特点,最后我们发现:凡是能产生巨大影响、能够影响世界的艺术作品,都是来自于作者的心灵和万事万物产生的火花。
煌煌辟晨曦 140x360cm 2010年 张录成
张录成2010木垒胡杨林写生
古树幽情 137x68cm 2017年 张录成
生命的乐章 135x360cm 2014年 张录成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