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阿直
画坛有一则几乎家喻户晓的趣话,说是古代有一大画家画了一幅《斗牛图》好不得意,没想到却给一小牧童看出“破绽”。牧童说:“凡牛打架,尾巴都夹着的,这画上的牛尾巴却翘得老高”。画家听后为之汗颜……
张录成的这幅《斗牛图》也是这样的:两头蛮牛犄角相对,牛尾巴则高高翘起。
这幅画是对生活观察得不够细致还是画错了?
带着读者的询问,我们拨通了画家的电话。
张录成把笔者带进了那“天苍苍野茫茫”的天山牧场。在马牛羊骆驼等牲兽群里,画家生活了18年,关于牛的速写数以万计。而牛尾巴被画家称为牛的第二性征,喜怒哀乐各有不同。
画家说,他没有画错而且也知道那个脍炙人口的典故。
他解释自己笔下正在争斗、威风凛凛的是草原上的公牛,而平常人们所见,除了母牛外,十有八九是犍牛——阉割过的公牛。一般说来,阉割过的公牛比较驯顺,容易成为劳动工具,易于肥育为食用牛。这种牛早已雄性不存,任人摆布、宰割。别说是争斗,就是被人稍稍鞭打尾巴也会夹起。而草原牛中那些未经阉割的多为种牛则野性十足,在草原经常是一头公牛“旗”下有若干母牛,在它的领地如有其它公牛闯进,必有一场恶斗。这时的两牛相争,公牛尾巴岂只是翘,简直就像挺直的棍棒一般。1994年,在新疆电视台为他的摄的专题片中,画家曾专门有针对性地讲过牛尾巴的功能。后来有人专门留意,才觉果然如此。由此可见,凡事都不是绝对的。
(文章来源:《深圳特区报》 1997年4月22日)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